农村分户式污水处理技术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以牺牲湖泊水体健康换取短暂的经济效益的人为活动日益频繁,使得湖泊富营养化、水质咸化和水质恶化等环境问题愈加突出。目前,我国共有60多万个行政村、250多万个自然村,居住生活着2亿多农户、近8亿人口,污水排放量巨大,其中大部分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周边水体,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已经成为新的区域性水环境的重要污染源。
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
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是以技术先进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实现生活污水的就近处理与利用。近年来,各式各样的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应运而生。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方农村差异较大,对于不同地理环境应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的处理设施。
蚯蚓生态滤池
蚯蚓生态滤池是一种利用微生物、蚯蚓和基质等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新技术。目前,其填料主要采用陶粒、土壤、锯末、稻壳、谷壳、泥炭、钢渣、煤渣、石英砂、细砂等。蚯蚓对污水及污泥具有分解、吸收的作用,其来回蠕动,不仅清扫滤床,防止其堵塞,而且增加了滤床层的通气性,增大了氧的供给量,促进滤层中C、N的转化;另外,蚯蚓可以清除蚊蝇滋生,改善滤池的卫生条件,同时在滤池中增殖的蚯蚓又可作为家禽饲料。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与自然湿地相比,人工湿地主要是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综合生态系统。它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原理以及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在促进废水中污染物质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的再污染,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效益。
在进水污染物浓度较低的条件下,人工湿地对COD的去除率可达80%以上,对BOD5的去除率可达80%~95%,对TN、TP的去除率均可达85%以上。国外利用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及各种废水,均取得很好的处理效果。人工湿地具有结构简单、投资少、易于维护和运行费用低等特点,易于在我国农村推广使用。
地下渗滤系统
地下渗滤系统是一种人工强化的污水生态处理系统,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去除大的悬浮物后有控制地投配到渗滤装置中,然后在重力和土壤毛细管力的作用下扩散运动,污水在此迁移过程中通过物理截留、物化吸附、化学沉淀、微生物降解、动植物作用等被净化。
滴滤池
生物滴滤池是生物过滤法中的一种。由于此类型的生物处理装置中生物膜一般都很厚,而溶解氧(DO)通过扩散作用通常只能进入生物膜表层的100~200μm深度,因此生物膜上就有可能同时存在好氧区和厌氧区,使整个系统具有生物脱氮的功能。
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通过有效地整合各种水处理工艺来实现分散式污水的净化达标。目前,日本有超过20%人口仍在使用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净化槽,美国则有1/4的人口和1/3新建的社区在使用这种处理设备。HEISTADA等研究的一种适用于单户家庭的紧凑污水处理系统,是由化粪池、好氧生物过滤器及上流式饱和过滤器组成。好氧生物过滤器主要用于去除有机物及实现硝化作用,上流式饱和过滤器进一步处理污水,去除微生物和P。
小结
鉴于农村土地的划分较为分散,农村污水处理应改变传统的集中收集处理观念,转为采用高效、可靠的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就地处理。以上所述的几种处理系统,均适用于我国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同时应注重源头分离处理技术的应用,即优先采用源头控制污染物,降低污水中污染物的含量;然后因地制宜,可采用厌氧处理与上述方式相结合,或者采用蚯蚓生态滤池与人工湿地串联处理、蚯蚓生态滤池与地下渗滤系统串联处理、滴滤池与人工湿地串联处理或者人工湿地与地下渗滤系统等的组合工艺来处理,从而达到更好的出水水质,进一步改善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

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是以技术先进的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实现生活污水的就近处理与利用。近年来,各式各样的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应运而生。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方农村差异较大,对于不同地理环境应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的处理设施。
蚯蚓生态滤池
蚯蚓生态滤池是一种利用微生物、蚯蚓和基质等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新技术。目前,其填料主要采用陶粒、土壤、锯末、稻壳、谷壳、泥炭、钢渣、煤渣、石英砂、细砂等。蚯蚓对污水及污泥具有分解、吸收的作用,其来回蠕动,不仅清扫滤床,防止其堵塞,而且增加了滤床层的通气性,增大了氧的供给量,促进滤层中C、N的转化;另外,蚯蚓可以清除蚊蝇滋生,改善滤池的卫生条件,同时在滤池中增殖的蚯蚓又可作为家禽饲料。
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与自然湿地相比,人工湿地主要是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综合生态系统。它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原理以及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在促进废水中污染物质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的再污染,获得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的最佳效益。
在进水污染物浓度较低的条件下,人工湿地对COD的去除率可达80%以上,对BOD5的去除率可达80%~95%,对TN、TP的去除率均可达85%以上。国外利用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及各种废水,均取得很好的处理效果。人工湿地具有结构简单、投资少、易于维护和运行费用低等特点,易于在我国农村推广使用。
地下渗滤系统
地下渗滤系统是一种人工强化的污水生态处理系统,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去除大的悬浮物后有控制地投配到渗滤装置中,然后在重力和土壤毛细管力的作用下扩散运动,污水在此迁移过程中通过物理截留、物化吸附、化学沉淀、微生物降解、动植物作用等被净化。
滴滤池
生物滴滤池是生物过滤法中的一种。由于此类型的生物处理装置中生物膜一般都很厚,而溶解氧(DO)通过扩散作用通常只能进入生物膜表层的100~200μm深度,因此生物膜上就有可能同时存在好氧区和厌氧区,使整个系统具有生物脱氮的功能。
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通过有效地整合各种水处理工艺来实现分散式污水的净化达标。目前,日本有超过20%人口仍在使用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净化槽,美国则有1/4的人口和1/3新建的社区在使用这种处理设备。HEISTADA等研究的一种适用于单户家庭的紧凑污水处理系统,是由化粪池、好氧生物过滤器及上流式饱和过滤器组成。好氧生物过滤器主要用于去除有机物及实现硝化作用,上流式饱和过滤器进一步处理污水,去除微生物和P。
小结
鉴于农村土地的划分较为分散,农村污水处理应改变传统的集中收集处理观念,转为采用高效、可靠的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就地处理。以上所述的几种处理系统,均适用于我国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同时应注重源头分离处理技术的应用,即优先采用源头控制污染物,降低污水中污染物的含量;然后因地制宜,可采用厌氧处理与上述方式相结合,或者采用蚯蚓生态滤池与人工湿地串联处理、蚯蚓生态滤池与地下渗滤系统串联处理、滴滤池与人工湿地串联处理或者人工湿地与地下渗滤系统等的组合工艺来处理,从而达到更好的出水水质,进一步改善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
下一篇:常见的污水处理异常情况解答




文章标签






